早上一杯醒腦,下午一杯交心,晚上一杯是態度。就在這一杯接著一杯的當口,亞洲咖啡消費量已超越歐美,登上世界第一。
商業新聞網站「Business Insider」早在2011年就指出,咖啡已超過黃金、天然氣等重要物資,全球價值高達千億美元,即3兆臺幣,僅次于石油。而光在臺灣,就有600到800億臺幣的市場規模。
國際咖啡組織(ICO)于2013年在倫敦舉行50週年會議,特別針對發展快速的亞洲市場發表消費報告。ICO在報告中還特別指出,臺灣人均咖啡消費量也明顯成長。 2012年人均咖啡量已達一公斤,約等于每人每年喝51杯咖啡。
近年,咖啡價格更是水漲船高。去年底,原油價格持續下跌,咖啡卻因乾旱供應減少,價格飆高,成為名符其實的「黑金」。
越南 出口市佔飆漲兩百倍,世界第二大
過去20年,越南在全球咖啡出口市佔率從0.1%,躍升至20%,不但超過傳統的咖啡大國哥倫比亞,甚至緊追在巴西之后。
而越南咖啡產業的成長引擎,99%來自種植面積小于5公頃的小農。猶如土地涌出的黑金,咖啡也成為改變越南經濟、脫離貧窮線的關鍵。
和東亞國家飲用咖啡的習慣不同,加上煉乳融合苦味而強勁的越南咖啡,是越南人談生意、談戀愛、談是非的最佳良伴。受到法國殖民60多年的影響,800萬人口的胡志明市,有超過6000家咖啡店,密度之高,比臺北的便利商店還多。難怪越南的人均咖啡消費量也不比臺灣少,每年還以10%的速度增長。
人們習以為常的咖啡,被英國社會學大師紀登斯(Anthony Giddens)形容為「卓越超凡的全球化現象」,毫無疑問地開啟了咖啡市場的龐大商機。……
日本 最成熟咖啡文化,第三大進口地區
日本一直是僅次于歐盟、美國的第三大咖啡進口地區。過去持有日本星巴克4成股份的美國星巴克總部,去年9月宣布收購日本星巴克所有股權,因為日本星巴克的門市獲利全球第一。